遠古:據考證,林河村北約一公里處半塔遺址出土的文物中,有大量的鼎、杯、石斧等生產生活用具和飲酒器皿。
夏:夏帝相失國居商丘,被寒浞之子澆所滅。相妻逃至有仍(今山東濟寧)生遺腹子少康(即杜康)始在商丘作秫酒。
商:成湯聘伊尹為相,滅夏建商,湯始居南毫,從先王居。南毫位于今林河村北塢墻鄉境內。
周:孔子返鄉商丘飲用林河酒后,教誨弟子道:“惟酒無量,不及亂。”
春秋:宋國都城商丘的釀酒技術有較高的發展,據《韓非子.外儲說右上》記載:“宋人有酤酒者,升概甚平,遇客甚謹,為酒甚美”。
秦:商都因在古睢水之北,故易名商丘為睢陽。林河酒源于古睢水系,該水至清、潔凈、清洌、甘甜。
漢:梁孝王劉武在梁園(今商丘)廣招天下文人雅士,枚乘、鄒陽、司馬相如、賈誼等在梁園飲林河酒賦詩作畫,留下多傳世名作。
三國:曹操總結。ń裆糖穑┳S(今亳州)一帶的釀酒經驗,寫成專著《九醞酒法》。
唐:李白、杜甫、高適等人游覽宋州(今商丘),憑吊梁園,飲酒作詩,稱頌林河,留下許多名篇佳作。李白《梁園吟》稱頌林河酒“且飲美酒上高樓,五月不熱疑清秋”。杜甫寫下了“邑中九萬家,高棟照通衢;舟車半天下,主客多歡娛”的佳句。
北宋:宋太祖趙匡胤命人到歸德府(今商丘)林河村弄來許多“古宋佳釀”,并聲稱在中秋節宴請群臣,用林河酒成就了“杯酒釋兵權”。
清:林河村有釀酒作坊10余家,所產之酒稱為“林酒”。當時林河村成為全國著名的釀酒中心,時稱“酒鄉”。 |